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汉韵网 首页 汉服知识 精华文选 查看内容

汉服系统知识大纲

2011-10-13 05:3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1191| 评论: 0|原作者: 蔡宛迎等|来自: 信息员整理

摘要: 本文从首服、体服、足衣、饰件、佩绶制度 到服饰场合全面介绍了汉服的系统知识
体服(五)
 

(三)上下通裁制:

由于在频繁的社会活动中行动不便,汉服男子的制式从衣裳发展到深衣,而分开裁剪再拼接还是觉得麻烦,于是又发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长衫。在东汉,已开始有了上下通裁的长上衣,叫做长衣,作为一种新生事物,在长度方面当时还没有定制。


是大胆开放的隋唐新风开始了汉服第三种制式的风尚。至宋明,上下通裁的袍衫、褙子等风行一度。


袍衫:唐代男子以幞头袍衫为尚。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。圆领小袖大约是受鲜卑风的影响,和深衣不一样,几乎没有异色的缘边,下裾开衩,称为缺骻。


同时,官阶品位之辨从先前的佩绶制度逐渐发展成后来服色的九品中正制: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;五品以上绯色;六品、七品为绿色;八品、九品为青色。以后稍有变更而已。


下图为唐袍衫幞头。缺骻看不出来,另外膝下的横阑出现得有点过早。

阑衫:阑衫本属于袍衫类,但到膝处有一道接缝,称为横阑。可以说,阑衫在横阑以上是袍衫。一般认为这道横阑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;早期阑衫作为官服出现,领子多用圆领,而后来的阑衫,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,只不过领边变宽,并且接衽了。在明时,阑衫为职官公服。

下图为 宋代公服:展脚幞头、大袖襕衫及玉带。公服所佩的革带,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,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。

直缀(直身):直缀也叫直身,直接源于早些出现的长衣。到了隋唐时期,长衣有了定制,规定长度到脚踝,同时也规定了必须有宽衣缘,交领,两侧不缺骻(开叉)。当时直裰的定制,想必有复兴古礼之意——找个看起来很像深衣的通裁类来代替吧?因此,直裰,这种具有规格定制、上下通裁类的类深衣便应运而生了。

明代的直身也称作道袍,道袍也式直身的一种;下图为一种名为海青的道袍

褙子:褙子是宋明女子的常用服饰,样式相仿,以立领对襟窄袖为主,下长过膝,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,常常用于家礼等场合。宽袖背子,只在衣襟上,以花边作装饰,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。窄袖背子,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,领子花边仅到胸部。

宽袖褙子

比甲:比甲,是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长马甲,一般穿在大袖衫、袄之外,最初在青年妇女中流行,后渐渐演化成女仆的特色服饰。关于比甲,有说它源于唐代的半臂,亦有源于元代的说法。

水田衣:明代的一种时装。类似于百衲衣

文章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