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汉韵网 首页 汉服知识 精华文选 查看内容

汉服系统知识大纲

2011-10-13 05:3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1219| 评论: 0|原作者: 蔡宛迎等|来自: 信息员整理

摘要: 本文从首服、体服、足衣、饰件、佩绶制度 到服饰场合全面介绍了汉服的系统知识
饰件(三)

 

5.佩挂饰

:正义尔雅云衣蔽前谓之襜,襜是遮至膝前的短衣,即围裙。宋范仲淹《斗茶歌》:终朝采掇未盈襜,唯求精粹不敢贪。

帨巾:也叫缡,是未婚女孩子的佩巾。周制昏礼中,由母亲将其系在即将出嫁的女儿身上,称为结缡”——

《诗经 豳风 东山》有:亲结其缡,九十其仪。那三千年前的士卒,那三千年前的新婚场景幻觉,我这后世人每每读之,总有一股无言酸涩涌上心头。

《仪礼 士昏礼》:母施衿结帨,曰:勉之敬之,夙夜毋违宫事。’”先秦昏礼没有后世婚礼那些名目繁杂的刁难新婿的下婿礼,整个仪程气氛宁静而庄重。未来的夫君静静地候在门厅那个叫的地方,昏暗的光线中,看不清他的面容,只能看见他穿着齐整的玄端礼服,还有红玉充耳在夜色中闪烁着幽幽的光芒……母亲细致地给自己系上帨巾,训导完礼辞,欲言又止,年轻的出阁女子,该是怎样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……

林维民在《敝膝考》中指出:女子婚前婚后均佩帨,只不过佩戴的方法不同。在结婚之前,帨巾是女孩子的贴身亵物,可以赠送于男子作定情之物。如《召南 野有死麇》曰:舒而脱脱兮,无感我帨兮,无使尨也吠。诗中男子想取女子身上的帨巾做定情之物,但女子却矜持地劝告男子不要去动它。

綦巾:一般是绿色的围裙。虽然都是女子的佩巾,但缡是指女子初嫁,而綦巾则暗示寡妇再嫁。《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》曰: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。这位妇女居丧期间出游,并且不愿全身素缟,而以绿色佩巾装饰自己,暗示自己不耐守寡的生活。寡妇再嫁,本是天经地义,但在夫权主义者看来却不是件体面的事,因此,很多人在解释这首诗时,将之说成是奔淫之诗。

披帛:我们常常看到唐代仕女的肩背上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,后称之为披帛,也叫帔帛。然而,披帛在东晋时尚未出现,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却已有帔帛。中古时鲜卑、契丹、回纥、吐蕃服装均无帔帛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二说印度有横腰络腋,横巾右袒的服式,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常能见到,似现代纱丽一端搭于肩上,任其下阔部分散拂于腰际者,与帔帛形式也不相同。不过,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的女装却有帔巾,与唐代帔帛形式略同。又新疆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,可知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,与中国当时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。

霞帔: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,隋唐时期得此名。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。明代时发展成了霞帔——由于其形美如彩霞,故得名霞帔。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,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,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,长五尺七寸,服用时绕过脖颈,披挂在胸前,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。

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,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。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。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,如下分别列数。

一、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(翟:即长尾山雉),三、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,五品绣云霞鸳鸯纹,六、七品绣云霞练鹊纹,八、九品绣缠校花纹。

 

环佩:明代后女子由于裙幅的不断增多,用来压裙幅的腰间悬佩显得更加重要。玉在我们的文化中常常象征了坚贞不渝和冰清玉洁。《卫风 木瓜》曰: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《王风 丘中有麻》曰:彼留之子,贻我佩玫。琼琚佩玫,故常作爱情的信物。

文章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