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汉韵网 首页 汉服知识 精华文选 查看内容

汉服系统知识大纲

2011-10-13 05:3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1188| 评论: 0|原作者: 蔡宛迎等|来自: 信息员整理

摘要: 本文从首服、体服、足衣、饰件、佩绶制度 到服饰场合全面介绍了汉服的系统知识
体服(三)
 

周制玄端

 

所谓衣裳之制,玄端主之。可以临祭,可以燕居,上自天子,下及士夫,影响有过于深衣者。然则深衣既行,玄端遂废。《玉藻》上说玄端的当旁,这个是玄端的旧制;朱子则说,玄端的衽是交映垂之,为燕尾状。玄衣,用布十五升,长二尺二寸,因为古布幅二尺二寸,则每幅皆成正方,故称端。若士,袂宽二尺二而收口一尺二;大夫以上,袂宽三尺三,收口一尺八。虽然古代图示上往往画为广袖,但汉代画像石多为收口,可想其制。衣无文饰。

玄端的裳很有讲究。上士玄裳,中士黄裳,下士杂裳,杂裳前玄后黄。裳当用襞积,用七幅布,前三幅后四幅。或曰每幅作三襞积,祭服朝服襞积无数。

鞸,就是蔽膝,与裳同色。一说,士以爵韦为鞸。爵,赤而微黑,如雀头色。天子之鞸,四角维持原样。公侯四角出各去五寸,令角变方,上边去掉部分各补以爵韦六寸,其中一寸为缘边,下边以素(熟绢)补,以五彩(青红黄白黑)丝带为边缘。大夫下边两角如公侯,上两角作成圆形。士维持原状。玉藻上说,一命缊(赤黄色)韨(就是鞸,蔽膝)幽(黑色)衡(佩玉的上边一块宽的用来坠下边玉的),再命赤韨幽衡,三命赤韨葱(青绿色)衡。按他用当是为玄冕爵弁服的配饰。根据周礼,公侯伯之卿三命;公侯伯之大夫,子男之卿再命;公侯伯之士,子男之大夫一命。这里一命缊韨倒是同于士玄端,大体可相见大夫玄端当赤巿,那么其玄端也就是纁裳了。

革带,用以佩鞸。二寸宽。

大带,天子用素熟绢,宽四寸,腰布及耳、绅皆上下缘半寸边,上为朱色,下绿色。大夫素熟绢,宽四寸,耳及绅缘边,外玄而内黄色。士用白缯,绅部缘黑缯边。士绅长三尺,有司长二尺半,约当腰下三分之二。用组约纽,称结,长与带齐。鞸、绅、结三者相齐。

鞋:一说,屦舄各像其裳之色。士冠礼有玄端,黑屦,青絇(鞋头装饰用以穿鞋带)、繶(饰鞋丝带,在鞋下端)、纯(边缘,在鞋上口),纯宽一寸。夏葛屦,冬皮屦。士丧礼则曰,皆缁絇、繶、纯、组,綦(鞋带)结于踵。文献多赤舄方履,不得其详。

士玄端制度
(吴飞 撰)

裁用布,衣玄,裳色上士玄,中士黄,下士杂(前玄后黄)。

衣全四幅,其长二尺二寸。(用布二幅,中屈,下垂。前后共为四幅,如今之直领衫,但不裁破。)

衽交解两幅,上属于衣,其长二尺五寸。(每幅裁为二幅,一头广;一头窄,当广头之半。以广头向上,布边向外,左掩其右,交映垂之,如燕尾状。又稍裁其内旁大半之下,令渐如鱼腹而末为鸟喙,内向缀于裳之两旁。)

圆袂。(用布二副,各中屈之,如衣之长,属于衣之左右,而缝合其下以为袂。其本之广如衣之长,而渐圆杀之以至袂口,则其径一尺二寸。)

方领。(两襟相掩,衽在腋下,则两领之会自方。)太常案:经传无文。

无缘。(领、缘与衣用同色布,故曰无缘。)太常案:无明文,存疑。

裳用布七幅,襞积无数,不杀。(三幅相属在前,两侧各二幅相属,系于后。两侧开衩处,以衽掩之。)太常案:明制,幅三襞积。

鞸。(与裳同色,或爵韦为之。下广二尺,上广一尺,长三尺,颈五寸,肩、革带博二寸。直裁之,四角不杀。)太常案:郑注,天子之士直,诸侯之士方。

大带。(带用白缯。广四寸,夹缝之。其长围腰,再绕而结于前,再缭之为两耳,乃垂其余为绅,下与鞸齐。以黑缯饰其绅。复以五彩条(黄青红白黑),广三分,约其相结之处,长与绅齐)

玄冠。(用委貌冠。上小下大,长七寸,高四寸,前高广,后卑锐,无笄有缨,形如覆杯,皂色绢为之。)

黑屦。(青絇、繶、纯,纯宽一寸。夏葛屦,冬皮屦。)太常案:一说,随裳色。

玉。(瓀玟,缊组绶。)

笏。(竹制。长二尺六寸。中博三寸,自中而上杀至二寸半,自中而下杀至二寸半。)

 

文章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