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释: [①] 《弘光实录钞》卷四引马纯仁遗书、《海东逸史》卷十《苏兆人传》引其师张肯堂《赋绝命词》,转引自何冠彪《生与死:明季士大夫的抉择》第47页,台北:联经出版公司1997年版。 [②] 见《东华录》顺治卷二、卷四。参看桑原鹭藏《支那人辫发的历史》,《桑原鹭藏全集》第一卷第441-453页,东京:岩波书店1968年版。 [③] 此图收于《清史图鉴》(乾隆朝),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。 [④] 佚名《燕行日录》(《燕行录全集》第三十九卷第50页)。又,可参见俞彦述《燕京杂识》对琉球使团服装的记载(《燕行录全集》第三十九卷第333页)。 [⑤] 朝鲜人洪景海于丁卯年间随着通信使团船队到日本时,正使、副使和书状三人穿红团领,军官穿着羽笠藁鞯,书记医员穿着儒衣冠,他就因为自己人穿着“唐冠道袍”而相当自豪,而对日本人穿着怪异不合中华之制而相当蔑视,在与日本人越缉笔谈时,也因为他自己带了程子之冠,让越缉觉得很是惭愧,越缉的诗里就有“衣冠艳服中华制”,所以他更自豪地记载:“(越)缉……见我国衣冠文物,心悦诚服,顿无一分倭人气味。”《随槎日录》,《燕行录全集》第五十九卷第459页。 [⑥] 19世纪初的1801年,朝鲜使者吴绍载(1739一1811)出使清国,发现当时关内汉族人还有前朝的历史记忆,而关外的辽人却已经“异类”化了,他说:“汉人见东国衣冠,莫不称羡,自伤其变夏,独辽人相随讥笑,夷狄视之。甚矣哉,俗之沦陷于异类也。”转引自夫马进《日本现存朝鲜燕行录解题》,《京都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》第四十二号第170页,日本京都,2003。 [⑦] 转引自武田幸男《新罗·兴德王代の色服、车骑、器用、屋舍制——とくに唐制との关连を中心にしして》,载《榎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论集》第313页,东京:山川出版社1975年版。武田氏指出,兴德王九年(834)下令革除奢华风俗,对各种衣服之制作了严格的规定,《三国史记》卷三三有记载,这是受到唐文宗《俭朴令》的影响,见《唐书》卷二五《车服志》、《旧唐书》卷一七太和六年(831),《唐会要》卷三一《舆服上·杂录》等等。 [⑧] 卢以渐《随槎录》(《燕行录全集》第四十一卷第86页)。在另一处他又记载说,“街小儿见我国衣冠,莫不绝倒,帽带者谓之场戏,戎服者谓之高丽,’(同上第126页)。 [⑨] 佚名《往还日记》(《燕行录选集》下册第843-844页),作者乃道光八年(1828)随南球正使、李奎竑副使、赵基谦书状出使北京的朝鲜人。 参考文献: [1]洪大容.燕记[A].湛轩书外集:卷七[M].韩国历代文集丛刊影印本2604册. [2]叶梦珠.阅世编:卷八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1. [3]燕行录选集:下册[Z].首尔: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,1962. [4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二十二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5]燕行录选集:上册[Z].首尔: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,1962. [6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二十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7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五十七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8]清世祖实录:卷七十八,顺治十年十月戊子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5. [9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三十二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0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七十七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1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二十九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2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三十八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3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七十三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4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三十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5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三十九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6]沈从文.中国古代服饰研究(增订本)[M].香港:商务印书馆,1992. [17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十八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8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三十四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19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三十一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20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二十八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[21]林基中编.燕行录全集:第七十六卷[Z].首尔: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,1992. 2003年7月29日匆匆初稿于香港 2004年8月8日修订于北京 2005年4月20日再改于北京 【收稿日期】2005-05-05 【作者简介】葛兆光(1950-),男,福建人,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、博导。从事中国思想史、宗教史研究。 【文本整理】独秀书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