裙 宋代的裙子有六幅、八幅、十二幅的形式,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。裙子上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,有彩绘的,有染缬的,有作销金刺绣的,有缀珍珠的……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高贵;也有红色裙,是歌舞伎穿的;而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。
穿窄袖短襦的宫女(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)
穿襦裙、披帛的宫女(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)
冠 饰 宋代的贵族女子冠饰,在沿袭前世高冠、花冠的基础之上,冠的形状愈加高大,装饰也愈加丰富。其中冠高有达1米的,冠宽与肩等齐。冠后常有四角下垂至肩,冠的上面装饰有金银珠翠、彩色花饰、玳瑁梳子等。戴这种高大的冠饰坐轿子时,必须侧着头才能进轿门。
花 子 唐代的花钿传到宋代便叫作“花子”,这就是在额上和两颊间贴上金帛或彩纸剪成的纹样。花子的背面涂有产于辽水地区的呵胶,用口呵嘘便可以随意粘贴。
戴花冠的宋代妇女(南薰殿旧藏《历代帝后图》局部) 发 髻 宋代女子流行高发髻。髻的名目很多,有龙蕊髻、芭蕉髻、朝天髻、大盘髻等。少女一般梳双环髻,是将头发梳成中空的环形,垂于耳旁。人们在梳妆时常在头发中加添假发,或直接装假髻,髻的周围多环以绿翠、扎以彩缯、间以玉钗或用丝网固定。
江西景德镇市效宋墓出土瓷俑,梳单鬟髻,插大梳,加珠翠为饰
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北宋元佑二年(公元1087年)彩塑侍女像 宋襦裙 宋代因袭了唐代的襦裙,将其作为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。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,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;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——“玉环绶”,用来压住裙幅,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。
穿襦裙的农村妇女(宋人《孟母教子图》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