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隋唐五代

2011-9-26 01:11| 发布者: 档案馆| 查看: 5485| 评论: 0|来自: 华文教育

摘要: 服饰,较朴素。袍衫和胡服是当时的主要服饰。自隋炀帝起,社会风气发生变化,服饰因此日趋华丽。唐承隋制,唐代是中国历代经济、文化的鼎盛时期,因此服饰也十分华丽。贵妇人的礼服多以坦胸、低领、大袖为主,同时又 ...

    发 髻

    唐代女子的发髻名目众多,有半翻髻、惊鹄髻、双环望仙髻、抛家髻、同心髻、倭堕髻、回鹘髻等。这些发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崇尚高大,流行使用假发或假髻来梳妆。与此相适应,发髻上的装饰也愈加丰富,银钗、牙梳、金玉珠翠花枝、鸾凤步摇等精致秀美、光彩炫目。

 

梳双鬟望仙髻的妇女(陕西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出土壁画)

 

梳三角髻的妇女(河南洛阳涧西谷水第六号唐墓出土三彩俑)

 

梳双垂髻的妇女(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《弈棋仕女图》局部)

 

梳回鹘髻的回鹘族妇女(甘肃安西榆林窟五代壁画,张大千摹)

 

梳乌蛮髻的妇女(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三彩俑)

 

    蹀躞七事

    蹀躞带是隋唐时期男子通常佩戴的东西。蹀躞是革带上用来挂物的小带子;七事是指刀子、火石、针筒等七种日常要用的物件。蹀躞带上装饰的质料和数目的多少,表示服用者身份的高低。

 

复原之后的蹀躞带(吉林省博物馆藏复制品)

 

蹀躞带饰四种(吉林和龙八家子渤海遗址出土)

 

蹀躞带穿戴展示图(根据出土陶俑、石刻、壁画复原绘制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