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汉韵网 首页 传统节日

传统节日

五 中秋桂下人祭月,月夕灯影夜迎寒——中秋节复兴方案
五 中秋桂下人祭月,月夕灯影夜迎寒——中秋节复兴方案
中秋节俗复兴的前提是中秋节放假。建议有关部门加快传统节日法定化进程,使人们有时间过中秋、庆团圆。(此文撰于2006年,如今中秋节已成为法定假日)    中秋节风俗的重建,重点是重建祭月之俗、重兴游赏之风。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34
四 不比寻常三五夜,素光何处不清幽——中秋之节物风俗
四 不比寻常三五夜,素光何处不清幽——中秋之节物风俗
中秋节的主要主题有三:祭月、游赏与团圆。祭月是中秋的核心,其它习俗皆是祭月的衍生习俗。   (一)祭月之俗    自周代起,仲秋时节便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。为区别于统治者的月神(夜明之神)祭祀,民间祭月也常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33
三 奉祀月神的祭品——月饼
三 奉祀月神的祭品——月饼
本方案将月饼单列一章,我们有必要仔细打量、重新审视这一熟悉的“中秋食品”。    其实,与其说月饼是“中秋食品”,不如说它首先应该是“中秋祭品”。与当下国人的认识截然不同的是,月饼首先不是给“人”吃的,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32
二 捣药叮咚玉杵鸣、斧柯丹桂响叮叮——中秋之神话传说
二 捣药叮咚玉杵鸣、斧柯丹桂响叮叮——中秋之神话传说
听月楼头接太清,依楼听月最分明。摩天咿哑冰轮转,捣药叮咚玉杵鸣。乐奏广寒声细细,斧柯丹桂响叮叮。偶然一阵香风起,吹落嫦娥笑语声。   ——辛弃疾《听月诗》    这是一首“听”起来很清脆悦耳的诗。诗中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31
一 春分祭日、秋分祭月——淡忘的中秋本源
一 春分祭日、秋分祭月——淡忘的中秋本源
1 “朝日”与“夕月”    中秋又叫仲秋、月夕,是华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历来的说法,皆把嫦娥、玉兔、元末起(百度)义之事纳入其中。其实,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要素,是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30
附:七夕诗词
【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(汉)】   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   纤纤擢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   终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   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   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   【乐府诗集 卷四十五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28
三 银汉迢迢,鹊桥归路——七夕蕴涵的中国爱情文化
三 银汉迢迢,鹊桥归路——七夕蕴涵的中国爱情文化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渡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   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两情若是长久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   ——秦观《鹊桥仙》   在诸多中国传统佳节中,难得有爱情文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28
二 端午之节物风俗
二 端午之节物风俗
(一)禳解祛除之俗    五月正值“恶月”,蚊虫孳生,病邪流行,故禳解灾邪是端午节第一大主题,由此衍生了各种趋避恶晦的节俗,如洒扫庭院、悬戴药草、兰汤祓禊、佩戴香囊、饮雄黄酒、吃五毒饼、游百病等。华夏民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17
一 端午溯源
一 端午溯源
端午之名,端,正也,始也。本为五月的第一个五日。五月五日,月、日都是五,故称重五。如将一年比一天,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,或许就是后来“五”渐渐通为“午”的原因了,故端五又即端午;又因午时为“阳辰”,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14
让端阳佳节重归华夏人民的生活——端午复兴倡议
【内容简述】   端午复兴,即让端午节重新回归我国人民的生活。主要包括:复兴禳解祛除之俗(浴兰汤着汉服、绣香囊赠香囊、悬艾叶挂菖蒲熏苍术、系五色丝长命缕、戴石榴花、健人、豆娘、艾虎、刺五毒刻桃印剪纸葫芦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13
五 重建人文诗性信仰,再寻华夏明媚春光——寒食、清明节复兴方案
由于寒食与清明之间的继承与融合的关系,两者互为一体、难解难分,故我们对寒食、清明两节不做严格的区分,将其视为一个节日的整体,统称“寒食清明”之节。(一)寒食清明节在当代中国的流传现状   直到今天,清明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11
四 “梨花风起正清明”——清明节之节物风俗
如本文所述,清明节的风俗基本继承自寒食节,所以,完全可以说,所谓清明节风俗,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寒食节风俗。祭俗、食俗、娱俗,大体上别无二致。不过在食俗方面还是稍有不同,寒食节食俗,皆为冷食事先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10
三 寒食已逝、清明尤存——寒食向清明的节令演变
上巳、寒食的消失和清明节地位的上升,是华夏岁时节日演变中的重要现象。对此,民俗专家们做过多年的专门研究,让我们来看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。   著名民俗学家黄涛先生指出,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,清明节的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10
二 “未到清明先禁火,还依桑下系秋千”——寒食节之节物风俗
二 “未到清明先禁火,还依桑下系秋千”——寒食节之节物风俗
一原风俗异衣裘,流落来从绵上州。未到清明先禁火,还依桑下系千秋。 ——黄庭坚《观化十五首》    我们先来看,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对寒食节物风俗的记载。 “去冬节一百五日,即有疾风甚雨,谓之寒食。禁火三日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09
一 “四海同寒食,千古为一人”——远去的节日:寒食节
一 “四海同寒食,千古为一人”——远去的节日:寒食节
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,若比做母子,寒食为母,清明为子。清明尤在,而寒食早已不存。也可以说,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,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的融入了清明。寒食滋养了清明,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 ...
分类:    2011-9-29 20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