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韵网
标题: 明 冠服 大臣朝服祭服复原 [打印本页]
作者: admin 时间: 2015-5-11 02:16
标题: 明 冠服 大臣朝服祭服复原
十一之前就加班加点的,只是想把这次的明朝大臣的朝服祭服给画完,以展现明制汉服的风格和历史原貌,希望对大家增进汉服的了解有帮助。明朝的朝服和祭服形制一至,配饰大致相同,故一起进行绘制。 关于祭服,在平时的交流之中。同几位网友认为,汉服运动走到现在,可以说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的时候了,但是相对于五彩缤纷的常服和礼服而言,如果祭服方面也是百花齐放的话,在同一个祭祀场所,出现不同朝代风格的祭服(甚至有些就不是祭服),或者一直就这样混乱的话,不免让人觉得有点难堪和汗颜了。所以对于常服和礼服方面我本人持宽容态度,认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穿着,但是祭服的话,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制度。 还好祭服方面,现在多见周制的玄端和明朝的祭服,也各自有所考证和发展。但是距今遥远的周制玄端,不仅没有实物出土,也少见有当时绘制的图片形象,尤其在诸多的配件和细节方面,更是不清不楚的,这些方面大家总是在各自发挥(有些部件发挥的不甚合理,完全的无根无据,或者移花接木的),对此,窃以为只能算是对朦胧的周制玄端的改良,并算不得是真正的周制玄端。 相对于当下的周制玄端祭服而言,明朝的祭服不仅有清楚的典籍记载,各个配饰部件更是有出土实物或者传世实物,依据性和可靠性比较大,现在我搜集了自己手中的所有资料,来尽力复原明朝祭服的原貌,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参考的方案提供给有意使用明制祭服的各位朋友,以尽绵薄之力,当然,因为个人能力有限,资料不完全,所绘制的服装也会有错误之处,那么,就请大家及时指正,也好互补有无,增进对汉服的进一步了解。关于女子祭服,虽然有所考虑到,但是一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,还有待更多的资料来解答了。
本次的复原绘制,根据的资料首先是明会典,会典中关于明大臣朝服祭服的记载为:
朝服 凡大祀慶成、正旦、冬至、聖節、及頒降開讀詔赦、進表、傳制、則文武官各服朝服。 【見職掌】 其武官應直守衛者、不拘此服洪武二十六年定文武官朝服、梁冠。赤羅衣。白紗中單。俱用青飾領緣。赤羅裳、青緣。赤羅蔽膝。大帶用赤白二色絹。革帶。佩綬。白襪。黑履。一品至九品。俱以冠上梁數分等第公冠、八梁。加籠巾貂蟬。立筆五折。四柱。香草五(土商)。前後用玉為蟬侯冠、七梁。加籠巾貂蟬。立筆四折。四柱。香草四(土商)。前後用金為蟬伯冠、七梁。加籠巾貂蟬。立筆二折。四柱。香草二(土商)。前後玳瑁為蟬。俱左插雉尾駙馬冠、與侯同。不用雉尾一品冠、七梁。不用籠巾貂蟬。革帶與佩俱用玉。綬用綠黃赤紫四色絲、織成雲鳳四色花錦、下結青絲網。綬環二、用玉。笏用象牙二品冠、六梁。革帶綬環用犀。餘同一品三品冠、五梁。革帶用金。佩用玉。綬用黃綠赤紫四色絲、織成雲鶴花錦、下結青絲網。綬環二、用金。笏用象牙四品冠、四梁。革帶用金。佩用藥玉。餘同三品五品冠、三梁。革帶用銀鈒花。綬用黃綠赤紫四色絲、織成盤雕花錦、下結青絲網。綬環二、用銀鍍金。笏用象牙六品七品冠、二梁。御史加獬廌。革帶用銀。佩用藥玉。綬用黃綠赤三色絲、織成練鵲花錦、下結青絲網。綬環二、用銀。笏用槐木八品九品冠、一梁。革帶用烏角。佩用藥玉。綬用黃綠二色絲、織成鸂鶒花錦、下結青絲網。綬環二、用銅。笏用槐木雜職未入流品人員、若遇大朝賀、進表、隨班行禮、止用公服。三十年奏准、亦照九品官、具朝服行禮嘉靖八年定梁冠照舊式上衣用赤羅青緣、其長過腰指寸七寸。毋掩下裳中單、白紗為之、青緣下裳七幅。前三後四。每幅三襞積。赤羅青緣。蔽膝綴革帶綬、各照品級花樣。革帶之後、佩綬繫而掩之。其環亦各照品級、用玉犀金銀銅為之。不以織於綬大帶、表裏俱素。惟兩耳及下垂緣以綠色。又用青組約之革帶、一品玉。二品犀。三品四品金。五品銀鈒花。六品七品銀。八品九品烏角。俱照舊式珮玉一如詩傳之制。去雙滴及二珩。其三品以上用玉。四品以下用藥玉。各照舊襪履、俱照舊式 祭服 凡上親祀郊廟社稷、文武官分獻陪祀、則服祭服 【見集禮】 洪武二十六年定文武官陪祭服、一品至九品、青羅衣。白紗中單。俱用皂領緣。赤羅裳、皂緣赤羅蔽膝。方心曲領。其冠帶佩綬等第、並同朝服○又令品官家用祭服。三品以上、去方心曲領。四品以下、并去佩綬○又令雜職祭服、與九品同嘉靖八年定上衣用青羅皂緣。長與朝服同下裳用赤羅皂緣。制與朝服同,蔽膝、綬環、大帶、革帶、佩玉、襪履、俱與朝服同,去方心曲領。
梁冠、上衣、中单